1.半冬性小麦在山东德州能安全过冬吗?
2.山东德州怎么样
3.山东德州位置
和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差不多的
德克萨斯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南部沿墨西哥一带易受台风影响;
休斯敦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德克萨斯州,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0.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为1,224毫米。全年日照期188天,每年7至11月多飓风。气候夏长冬短。夏季热而潮湿,从五月即进入夏季,到十月才真正凉下来。夏天最高气温一般为32到36度,超过40度的气温每年都会有7到10天,而且经常是在九月初;气温33摄氏度以上的时间达94天。冬天气候温暖,但最低气温零度及以下的天气也会有7到10天,一般在一月份。虽然晚上气温可降至零度以下,但白天气温都会回升。冬天很少下雪。
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
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气候温和,全年有300多日天高气爽,年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
奥斯汀是德克萨斯州首府,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平均年日照日300天。年降雨量约28英寸,很少下雪。
半冬性小麦在山东德州能安全过冬吗?
德州市武城县邮编号是253300。
武城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边陲,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介于北纬37°03'至37°23',东经115°51'至116°17'之间,总面积748平方千米。武城县属于亚洲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明显,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武城县辖1个街道、7个镇。县驻广运街道。
西晋初,沿袭东汉建制。太康中(约计284年)去“东”字,改称武城县,1958年12月,将武城合并于夏津县,隶属聊城专区。1961年6月,夏津、武城分立,并恢复德州专区,武城属之。武城县境内105国道、德商一级公路、郑(口)夏(津)公路贯穿南北,省道318(临邑-武城公路)横跨东西。
德州市武城县气候
武城县属亚洲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明显,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145天,达四个半月以上,夏季105天,有3个月之多,春秋季各2个月左右。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时有气象灾害发生。
县内气候条件大致相同。多年平均气温13.0℃,1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21.6℃(1981年1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39.3℃(12年7月5日)。最高月均气温26.7℃(7月),最低月均气温-2.8℃(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9.5℃。年平均无霜期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88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486.5毫米,年平均降雨62.2天,年最长连续降水日12天,年最长无降水日107天。极端年最大雨量996.9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15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
2018年,武城县全年平均气温14.7℃,较常年偏高1.7℃,较去年偏高0.3℃。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在7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10.6℃,出现在1月20日。全县年降水量454.7毫米,较常年偏少53.9毫米,较去年偏少0.4毫米。整体来看2018年度气候属正常年份。
山东德州怎么样
半冬性小麦在山东德州能安全过冬。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自去年小麦越冬(12月10日)至返青(2月22日),平均气温0.7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4.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20.2摄氏度;日照时数351.5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67.8小时;降水量44.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4.7毫米。冬季未出现极寒天气,小麦安全越冬,降水异常偏多,也有利于小麦越冬及返青期生长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光照较为充足,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管理。
山东德州位置
地理位置
德州位于鲁西北平原,南依黄河与济南隔水相望,西部和北部分别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毗邻,东与滨州市交界,西南部聊城市接壤。现辖1区(德城区)、2市(乐陵、禹城)、8县(陵县、平原、夏津、武城、临邑、齐河、宁津、庆云),11个街道办事处、114个乡镇、8643个自然村,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总人口536万人。
地形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洼、坡相间分布等特点。全市地貌多象,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高地类,由河流河床沉积而成,占土地总面积的34.3%;二是坡地类,由黄泛漫流沉积而成,占总土地面积的52.1%;三是洼地类,占13.6%。全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骨干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连,能排能调的河流水利系统。
气候
德州市基本气候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强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的进行,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60小时,日照率61%,太阳总辐射量为124.8千卡/平方厘米,均处全国、全省的较高值区。在时间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光照时数280小时,日均9小时,光辐射量可达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1℃。极端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度气温在零下-27℃以下。全市平均无霜期长1天,一般为4月7日到10月22日,各县之间相差较大,武城县最长225天,东西相差近月余。本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85.2毫米,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以7月最多,降水190毫米左右,1月最少只有3~4毫米。按季节分,春季占有12.8%,夏季高达67.7%,秋季占16.9%,冬季只占26%,且有明显的"春季雨少多干旱,秋季雨少多晴天,夏季雨多常有涝,冬季少雪多干燥"的季节分配特点。
土壤
本市耕地土壤,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沙壤土。主要分布于夏津、平原、武成、陵县、宁津、乐陵等县(市)和德城区的高地地带以及齐河、的沿黄坡、洼地带。面积149.46万亩,占耕地的13.6%。其土壤耕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差。适宜种植棉花、花生、地瓜、小麦等作物。二、轻壤土、中壤土。分布于本市大部分县(市)高地、缓平地坡和低或平缓地段中。面积298.94万亩,占耕地的27.2%,是本市的上等土壤。其特点:耕性良好,保水保肥,生产性能优越。适宜种植粮、棉等多种经济作物。三、重土壤、粘土。分布于乐陵、庆云、临邑、齐河、武城、平原等县(市)的洼地之中。面积300.02万亩,占耕地的27.3%。该土壤土质粘重,耕性差,易旱怕涝,但潜在肥力很高,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粮食作物。四、盐土、沙土。盐土,主要分布于坡地。较多的有禹城、陵县、齐河、临邑、平原、德城区。面积242.72万亩,占耕地的22.08%。土壤质地多轻壤。因地下水位高,水质差,水盐运动剧烈,含盐量高,造成土地碱化,不宜作物生长。如取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办法,可以转化为良田。沙土,主要分布在夏津县的雷集、后屯、苏留庄、郭寨,乐陵市的杨家,临邑县的张寨等。面积107.86万亩,占耕地的9.82%。特点是,生产肥力极低,保水保肥性差,不抗旱不耐涝,作物出苗容易,生长困难。宜植树造林,发展果品和条编。本市境内土地中宜棉面积800万亩,占耕地的72.7%,是全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植棉优势大可持续发展。
发展条件
1、区位优越。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通河北的石家庄和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处在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联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京九"经济开发带之中。
2、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德州自古就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京杭大运河穿过市区,京沪铁路纵贯全市,与德石铁路、济邯铁路在我市交汇,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将使德州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凸现。德州火车站是一等客运站和一等货运编组站,有27条专用线通往市区,山西煤炭、东北木材等在此中转,仓储设施占地3820亩,居全国同等城市之首,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2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13条省道,公路通车里程6326.2公里。沿京福高速公路可一小时到省,两小时入卫,三小时进京。全市全面实现了市话程控化和国际国内电话直拨,全市市话、农话交换机容量分别达到40万门和70万门。全市综合信息网工程已经启动,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和重点大中型企业都已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
3、丰富,能源充足。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57亩;光、热、水、气等农业生产条件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各类农副产品丰富。全市正常年份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下水年可开12.4亿立方米,年可引黄河水25亿立方米,丁庄、丁东等平原水库库容1.08亿立方米,调蓄2亿多立方米。地下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15亿立方米,胜利油田临盘油厂年油量约230万吨,煤炭储量9.5亿吨。总装机容量252万千瓦的华能德州电厂一、二期工程已并网发电,2×66万千瓦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2003年前即可建成投产。全市输变电网络配套,已实现村村户户通电。
经济状况
2000年,粮食总产340万吨,棉花总产16.4万吨,蔬菜总产625.2万吨,瓜类.4万吨,水果72.5万吨,肉类33.2万吨,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粮、棉、蔬菜、畜牧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初具规模,2000年全市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66亿元,销售收入238亿元,利税35.7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建材等七大门类25个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华能德州电厂、德州恒升化工集团、德棉集团、晶华集团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商贸流通进一步发展,全市新建一批大型综合市场,成为毗邻地区的购物中心。市区黑马商贸、东方红布匹、堤口陶瓷、城隍庙小商品、蔬菜果品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都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以煤炭、木材、建材、粮食、蔬菜、布匹服装等商品为主的区域集散中心。以德州大酒店、美丽华、宴宾楼、凯元温泉度村为龙头的餐饮业服务设施齐全,具有从事大型商贸活动的承载能力。全市以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为重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利用外资逐年增加,现有外商投资企业225家,自营出口企业122家,外贸出口产品300多个品种。劳务输出、对外承包工程等发展迅速,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涉外机构配套齐全。德州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已实现"七通一平",入区项目达51个,已成为德州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道路、供气、供热、给排水和绿化环保等公用设施逐步配套。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已成为鲁西北、冀东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6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6.1:42.8:31.1,境内财政总收入达25.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91元和5114元。
山东德州位置在山东省西北部。
德州市,简称“德”,古称安德,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北临河北省沧州市,南接济南市、聊城市,西邻河北省衡水市,东连滨州市,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2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557.49万人。
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隋开皇三年改“安德”为“德州”。2016年9月,德州市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德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山东德州的气候
德州市基本气候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年平均日照时数2592小时,日照率为60%,太阳总辐射量为124.8千卡/平方厘米。
在时间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月光照时数280小时,日均9小时,光辐射量可达15千卡/平方厘米。德州市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高气温43.4℃(1955年7月23日德城区),极端最低气温-27℃(1958年1月15日德城区)。德州市平均无霜期长达208天,一般为3月29日到10月24日,各县之间相差较大,武城县最长为225天,东西相差近月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