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航员进入太空中总是带着枪,究竟是为了防止什么?

2.怎样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

3.北京为什么不下雪

宇航员进入太空中总是带着枪,究竟是为了防止什么?

1961年极寒天气_60年极寒冬天

1945年9月2日随着日本外相、参谋总长来到停靠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并代表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之时,折磨了全人类足足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布结束。

然而就当大家都认为全人类该迎来休息之时,美国、苏联两个二战之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掐了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扩张地盘,损害自己的国家安全。

也正是因为这个指责,美苏打响了争霸战争“冷战”。与此同时由于苏联在1949年8月试爆了首枚,以世界第二的姿势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制造了一大战就地球毁灭的“核平衡”。

美苏双方不得不把竞争决胜到“科技未来”,以走出地球为核心目的的“太空竞赛”成为双方最重要的竞争点之一,而在这项竞争中苏联在前期一度”遥遥领先“。

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送入“绕地轨道”运行,1961年4月12日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发射,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借助它绕地球1周后平安落地,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1965年3月8日苏联再创神奇,苏联宇航员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在美国依旧研究怎样安全上太空之时,他俩“大胆”的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然而惊险的是,当他们准备返航之时飞船定位系统失灵,丧失了回家的坐标。后来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协调下,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虽然依靠手动定位将自己送回了苏联版图。

但是位置跟宇航员上天之前既定的地标相差甚远,在飞船降落的加速度、风力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飞船迫降在了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中。

由于原始森林尚未开发,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爬出飞船舱门之时,四周时常传来野兽的呼叫声,加之地上有足足超过1米厚的积雪,在极寒与恐惧的作用下,他们的身子阵阵发抖。

而这样的状态,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坚持了1夜,在他们降落后的第二天,救援队员才匆匆找到他们。

在此之后为了能让宇航员降落之后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苏联高层开始给每一位上天的宇航员配备了陆军常规标配PM手枪,使其在野外有击杀野兽的自保能力。

但是宇航员在偏远地区降落最大的敌人并非是野兽,而是上天的“天气”、地方的森林。因而PM手枪被装备之后,宇航员们依旧反映不实用。

基于这个背景苏联开始研发宇航员专用枪——TP82手枪,该枪为了方便宇航员在森林中开辟小路,特意在枪托上预留了装利斧的位置,使枪可以最短时间内变成一把实用斧头来砍树开路。

与此同时TP82手枪还配备了12.5毫米的散弹级子弹,在情况危急之时,子弹里的火药可以点火取暖。综上可见苏联高层之所以让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带把枪,是一种保证宇航员平安归队的方式。

怎样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

1、国家各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尤其是中长期预报,特别是气象和海洋部门。

2、制定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的预案,共同防御可能发生的多种形式的灾害。可能出现范围较大的群发性灾害,还应加强农、林、水、能源等部门的协调和多部门合作。

3、建立必须有长期的预防措施,尤其对干旱引起的可能灾害要多方做好准备。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气候异常是一个长达近1年至2年的持续过程。

4、注意厄尔尼诺时期引发的多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持续性暴雨、洪水,低温冷害,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以及台风灾害等。

扩展资料: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与澳大利亚气压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百度百科-拉尼娜现象

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北京为什么不下雪

 北京为什么不下雪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分析与预测科科长陈大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笑称,自己最近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北京为什么不下雪”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晓 | 北京报道

如果按照微博上的说法,“一切不以下雪为目的的大风和降温都是耍流氓”,那么,2010年入冬以来,北京一直在“耍流氓”---最低温度降至零下11.6摄氏度,大风天气一度使得航班被取消,但直到2011年1月底,仍矜持着不肯下雪。

在南方低温、雨雪天气持续发生的同时,华北地区的干旱同样引人关注。据媒体报道,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的干旱程度已达到了60年一遇标准,从2010年9月23日至今,山东累计平均降水量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6%,全省有6095万亩农田受旱。

而北京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25日起,北京一直没有出现有效降水,截至1月25日,已长达93天。

“今年北京很可能打破60年来初雪最晚的纪录。” 1月24日,北京市气象局气候分析与预测科科长陈大刚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北京初雪最晚的时间为1984年的1月29日,而从北京市气象局目前监测到的数据来看,至少在1月底前,北京仍无下雪迹象。

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北京不下雪

“北京为什么不下雪?”2011年初,即有网友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并以戏谑的方式给出四个选项:A、没有北京户口,下不来; B、北京房租太贵,下不起; C、遇到领导出行,交通管制,不敢下; D、没交够五年的税和五年的养老保险,摇不上号。

这则段子迅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分析与预测科科长陈大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笑称,自己最近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北京为什么不下雪”。他的分析是,大气环流异常所致。

“降雪晚从气象上来说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暖湿气流。降雪要有足够的水汽条件配合,冷暖气团的交界处,就是雨雪天气最多的地方。哪一方单方面控制,都不会出现降水。2010年入冬后,冷空气迅速控制了我国北方地区,暖湿气流则迟迟没能上来。另一个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上升气流,它能把水汽汇集起来。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即便出现降水,可能也是一闪即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布和朝鲁分析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极涡活动异常和“拉尼娜现象”,“在这两者的作用下,入冬以来,乌拉尔山、北太平洋形成的高压带把冷空气非常稳定地往南输送,导致整个华北地区一直在西北气流控制下,南边的暖湿气流过不来。”

2010年12月29日,雪花在北京西北部打了个“擦边球”。之后有网友称,看到北四环附近飘了点儿“头皮屑一样的东西”。在气象专家们看来,这样的降雪属于无量降雪,不能称之为初雪。

陈大刚解释说,北京初雪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城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南郊观象台等全部5个气象台站均观测到了降雪,或是这5个台站中的3个以上站观测到降雪,且其中至少有1个站测得的降雪量大于0.1毫米。

“整个冬天完全不下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对生活在北京城的人来说,无雪的冬天显然有些不适应。

“在北京,冬天必须要有雪,这是大家固定的思维模式。”陈大刚称,实际上,北京每年冬季的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是季节性干旱。“我们通常讲降水异常和温度异常,从降水来说,连续三个多月没有雨雪,可以称得上异常,但是温度不算异常,虽然大家觉得比较冷,但其实只有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比常年偏低的,偏低幅度超过1摄氏度。如果把12月份放进来比较的话,比常年偏低不到1摄氏度。而异常偏低,一般指偏低两三摄氏度以上。”

从数字上看,和2009年极端冷气候相比,北京今冬的温度尚算温和。1月6日,北京气温降至零下16.7摄氏度,突破38年来1月上旬气温最低极值纪录。而今冬截至1月25日,最低气温仅为零下11.6摄氏度。陈大刚分析认为,今年的降温纯粹是冷空气导致。“如果下上一两场雪的话,气温很可能比2009年冬天还低。人们之所以感觉冷,是因为北京在2009年以前,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暖冬。”

据统计,1970~1971年同期,北京曾连续116天没有明显降水,北京平原地区降水量仅为0.6毫米,之后是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2日,北京超过100天没有明显降水,北京平原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1毫米。

“整个冬天完全不下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陈大刚认为,但根据这几十年的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是会下一些。

原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则向本刊记者分析说,如果稍晚些时候,再积不起雪的话,再下也只能是雨夹雪了。“现在看来,60年初雪最晚的这个纪录,马上就被打破了。”

南方异“冻”

自入冬以来,我国南方普遍出现持续、罕见的大雪、凝冻、低温天气,所谓“千年极寒”的说法,也因此再度被提起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报道

1月20日,2011年春运第一天,又一场声势浩大、富含中国特色的人流迁徙拉开帷幕。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刘彬也在这天选择了回湖南老家,并和长沙的同学约好晚上在著名的火宫殿吃火锅。

票并不难买。武广高铁通车后,以往春运抢手的自武汉南下的火车票明显充裕了许多。但刘彬忘了,一场大雪正在他的家乡肆虐。

雪情的严重程度促使武广高铁不得不减速慢行。据来自武汉火车站的消息,20日因湖南暴雪致使武汉站始发的52趟高铁车次全线晚点。

晚点近两个小时后,刘彬才回到长沙。其时,大雪依然在继续,星城处处白雪皑皑。

自入冬以来,我国南方普遍出现持续、罕见的大雪、凝冻、低温天气,所谓“千年极寒”的说法,也因此再度被提起。

湖南:下雪规模40年一遇

刘彬赶上的罕见暴雪始于17日,持续了三四天之久。

据湖南当地气象部门透露,下雪规模达到40年一遇标准,造成全省全部14个市州近千万人受灾,80县市先后出现积雪,38县市出现冰冻;桃江、安化、益阳等10县市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最高纪录;长沙等8个县市积雪深度达到历史记录的第二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35亿元人民币。

与此相伴,湖南省内的冰冻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一天之内,冰冻范围就由18日的1个县市扩展到全省22个县市。

家住长沙理工大学宿舍楼的该校教师曾志华就因此饱受困扰,22日,原本晾在阳台的衣服竟然冰冻起来了,她不得不把衣服挂到开着空调的房间内。

曾志华向《望东方周刊》介绍,大雪过去近一周之后,长沙理工大学校园内的路旁、屋顶、花坛上的积雪依然没有融化。“七八厘米厚,踩上去硬邦邦的。”

湖南人对冰冻并不陌生。就在此轮暴雪前的元旦,湖南省多达62个县市就出现了冰冻,其中怀化靖州县冰冻厚度达6.5毫米。更早的记忆发生在2008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席卷全省,致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等多条贯穿省内的交通大动脉瘫痪。

在湖南遭受大雪的同时,其邻居江西也未能幸免。据当地气象资料显示,从1月18日凌晨开始,江西省中北部有70县(市、区)先后出现雪或雨夹雪天气,其中62个县(市、区)为纯雪,49个县市先后出现积雪。在连续两天暴雪袭击九江后,长江九江段一度禁航三个小时。

这也不是入冬以来江西的第一场大雪了。新年元旦,江西先后有75个县市出现了雪或雨夹雪天气,赣北、赣中有56个县市出现积雪,其中庐山积雪厚达14厘米。

贵州:凝冻来袭

因为凝冻,宫连虎算是见识了微博的力量。

他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乡长助理,因当地持续近20天的低温雨雪天气,致使该地区不少特困村民无棉衣御寒,宫连虎为此在微博上发帖求助,受到无数网友的热心支持,单1月22日一天,就募集到棉衣236件,棉被22条。

宫连虎向本刊记者介绍,早在1月2日,当地就遭遇了凝冻天气,最低气温达零下8摄氏度,该乡共有贫困户658户,1989人,因为没有棉衣,很多老人受寒病倒。

凝冻,也称冻雨,是在强冷空气的作用下致使冰雪、雨雪混下形成,即所谓“落地成冰”。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平均海拔1100米,冬天季风盛行时,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受到高原大地形的阻挡,极易形成这种气象灾害。凝冻也是贵州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出现次数居全国首位。

据来自气象部门的最新消息,1月26日贵州又迎来凝冻天气,这是入冬以来当地遭受的第五轮这样的天气状况了。

位于黔西北高原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1月13日以来,威宁普降大雪,气温持续在零下7至8度,据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此次凝冻天气降温幅度之大,雪凝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50年不遇。”

在与威宁毗邻的国家5A级景区黄果树瀑布,往常景区门口几里外的路上就会人来车往,但1月20日左右的上一轮雨雪凝冻天气过后,景区见不到一辆外来旅游车辆。21日下午2时许,有媒体记者前去探访,发现景区内观瀑视线最佳的瀑布餐馆内空无一人。

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往年明显偏低

1月24日,多年不见大雪的江苏苏州律师王怡桦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感觉到了刺骨的阴冷,本来讨厌穿羽绒服的她不得不专程开车前去采买,这才发现,去年就曾看中的一款羽绒服的价格已从800元左右涨到1500元了,而她的一个同学也在微博上向她抱怨说揣着1000元钱去买羽绒服,结果发现最便宜的是2500元。

江苏省自1月以来,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从18日清晨开始,苏南地区就飘起了雪花,王怡桦尚能忍受的“干冷”变成了刺骨的“阴冷”。据气象资料统计,江苏自1978年以来同期平均气温均高于0℃,2011年1月以来江苏平均气温仅为零下1.0℃,创造了近30年来最低纪录,为1961年来第四低值。

浙东沿海也同样遭致此轮暴雪袭击。1月20日,杭州市气象台曾将暴雪**预警一度升级为暴雪橙色预警,到当天晚上7时杭州市中北部地区积雪深度已达11~20厘米,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比常年偏低了3℃多。

1月20日,上海街头同样银装素裹。当日上午7时5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雪**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自1月以来,上海出现持续的低温。甚至有热心市民发现,上海市区内的一些河道出现结冰现象。当地气象专家证实,这在1991年以来尚属首次。气象资料显示,上海今年1月份以来前20天的平均温度仅为1.7℃,这比常年的4.3℃明显偏低了许多。

向来气候舒适的岭南地区在这个冬季里也正经受着长时间的阴风冷雨。早在2010年12月14日,粤北局部地区就已出现零度以下天气,广东韶关、清远的北部山区气温更是一度降至零下1℃~零下2℃。

为此,广东省有97个市县一度发布了寒冷预警,其中寒冷橙色预警(即最低气温将降到5℃以下)54个,连山、阳山、连州、连南甚至发布了寒冷红色预警(即最低气温将降到0℃以下)。

自2010年12月25日凌晨起,广东省公路北上交通大动脉京珠北高速已连续6次出现路段气温下降到0℃以下的情况。

早前的2010年12月16日,该路段就曾出现今冬最严重的冰冻,路面交通一度暂停。2008年冰灾期间,该路面就曾因结冰完全瘫痪,向来是冬季广东全省抗冰保畅通的主战场。

据广东省气象部门统计,从2010年12月25日到2011年1月12日,该省平均气温为9.8℃,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3.8℃,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低。

目前,除云南外,南方大部地区的气温都较往年明显偏低。贵州、广西、湖南南部等地偏低4℃以上。1月22日,贵阳的平均气温仅有-1.6℃,创下了有气象纪录以来的1月前22天平均气温的最低值纪录。